據2007年有關統計:有1.4億人在做SPA、美容、整形等項目,約占全國人數的50%;國家SPA增長速度為10.99%,從業人數為267400人,每年以11%速度增長。據“中國美容業年度報告”報道:2008年全國專業美容會所達到260萬家、2100萬從業人員、年產值1980億,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超過了國家GDP的增長值12個點 。
目前我國的美容機構將面對巨大的市場和激烈的競爭,美容院未來發展的模式值得眾多從業者的認真思考,高端SPA美容會所將成為一種新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美容會所必須推出高端的經典服務項目來吸引高端顧客。惟有如此,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高端美容會所作為最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載體,正感受著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日俱增的壓力,消費形態的成熟化,都將推動美容業進入專業、精致、現代的嶄新發展模式中。
根據國際spa協會(international spa association)的統計,最近幾年,全球spa產業呈現出驚人的快速成長,高達20%-30%的年發展率。在美國休閑旅游產業中,spa已連續3年發展率最高,去年大約有1500萬人次美國人進行過spa;在歐洲,平均每年使用spa的人次超過2000萬。截至目前,全球spa人口已達數十倍臺灣人口數,晉身美國第四大休閑產業。一份有關對亞洲蓬勃發展的spa行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對于想要追求心靈及身體舒適的spa迷們而言,花上100美金接受1-2小時的spa按摩、水療,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貴。因此,近年來各種各樣的spa在亞洲各國大城市逐漸興起,受到越來越多的白領和家庭旅游者的青睞。一些高檔飯店也紛紛增加spa設施,以滿足高端客人的需求。新加坡水療協會主席彼得在接受法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spa行業在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正在蓬勃發展,在越南和柬埔寨等相對落后的國家也開始認識到發展spa行業的好處。
2000年,spa開始登陸我國上海。2002年,spa在中國專業美容市場上一路攀升,掀起一股spa消費熱,并被一些媒體稱之為“2002年中國美容第一消費”。在我國臺灣,spa結合健身運動,成長速度驚人。目前臺灣的spa產值超過50億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光是臺北市就有超過千家登記有案的spa中心,這還不包括精油、薰香燭、沐浴鹽……
另據臺灣工研院研究調查顯示,spa將在2006年賺走全球2020億美元。臺灣將在2006年把spa納入重點發展產業。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新興產業與市場。
在全球spa熱潮的帶動下,一些國際主流化妝品巨頭開始注意到spa市場具有的巨大潛力,國際著名化妝品牌,如蘭蔻、夏奈兒等在最近一兩年紛紛大力拓展spa市場,為高端消費者提供專業美容療程服務。他們的專業spa水療中心,有別于傳統的服務地點,可能開設在百貨公司,也可能開設在五星級酒店。
以法國著名品牌思妍麗為例,在走高端品牌路線不變的情況下,從1996年進進中國之后,就從上海一路將品牌拓展至北京、成都、深圳、青島、西安、武漢、大連等大中城市。當然,對于這些國際大品牌而言,拓展spa市場并非如想象般來得如此容易。因為,雖然這些大品牌都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營化妝品的經驗,但是它們對于陌生的專業美容服務的認知與積累的經驗卻顯得相當有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于高端專業spa的服務人群與這些品牌的客戶定位有著驚人的相似,因此,從這一層面上講,開展spa水療服務,不過是這些國際大品牌服務項目與領域的延伸,其可以更好地通過spa服務來展示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形象,更加牢固地鎖定自己的顧客群。
女人永遠抵制不了護膚品的誘惑,家里梳妝臺上的東西只會堆得越來越多。原先只是簡單地防曬、美白、補水,現在則細化到臉上的各個部位,比如去額頭的黑斑、腮上的紅血絲、T型區特殊補水、早晚不同眼霜等。使用護膚品的牌子也呈直線上升趨勢,蘭蔻、雅詩蘭黛、CD、CHANEL這些明星級大品牌自不必說,“就像你一定要擁有LV的包包一樣。